塑抗靜電劑的解析
1、塗布法和混煉法
塗布法即在塑料製品表麵塗上一層抗靜電劑,使之起到表麵抗靜電作用。一般采用水、乙醇醇或其它有機溶劑將抗靜電劑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後直接噴塗·浸漬或塗刷處理塑料表麵,經過室溫或熱空氣幹燥而形成抗靜電層。塗布法操作簡單,用量較少,不影響製品的成型加工性能,但使用壽命較短,經過水洗或摩擦後,抗靜電塗層會脫落甚至消失,因此是一種暫時性的抗靜電處理方法。為了改善抗靜電效果的持久性,可以采用聚丙烯聚酸類及其衍生物等高分子型表麵活性劑作為抗靜電塗層。
混煉型是將抗靜電劑與樹脂接觸混台後再加工成型,抗靜電劑分子由塑料製品內部向表麵遷移,井在表麵形成均勻的抗靜電層。若表麵的抗靜電劑被水洗或摩擦掉後,內部的抗靜電劑還可移向表麵,恢複其抗靜電性能,因此內部混煉法是提高塑料持久性抗靜電的的主要途徑,目前已被廣泛采用。
2、抗靜電濃縮母料
由於塑料製品中實際使用的擾靜電劑量少,采用混煉法添加的抗靜電劑,難均勻分布於塑料中,從而影響抗靜電效果,而加工時物料的計量和操作也不方便。
為此,國外對抗靜電劑的研究和使用已經轉移到把抗靜電劑和基本樹脂製成濃縮母料的混煉技術。抗靜電濃縮母粒,一般是將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的抗靜電劑加入到基本樹脂中井製成粒狀物,使用時再把它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即可。例如-美國Nortech公司生產的XID1045FI、XID7103FI和XI DlO53F2三種抗靜電濃縮母料,均由活性胺和基本樹脂組成.可以用於電子產品包裝的低、中、高密度PE薄膜和在注射、吹塑成型的塑料製品中。
3、影響塑料抗靜電效果的因素
抗靜電劑的作用是為了降低其表麵電阻。減少或消除塑料表麵的靜電荷,為此,塑料抗靜電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對內部混煉型來說,抗靜電劑與塑料之間的相容性直接影響到塑料的抗靜電性能。相容性太好,由於分子間引力使抗靜電劑分子遷移困難;相容性太差,抗靜電劑會很快析出表麵,造成滲出過剩,不僅影響製品的外觀和加工性,而且抗靜電有效期也相應縮短。固此,實際使用時,抗靜電劑與塑料要有適度的相容性。當表麵抗靜電劑放損耗後,內部抗靜電分子又能及時滲出表麵,恢複抗靜電作用。通常。極性樹脂應使用離子型抗靜電劑,弱板性或非投性耐脂則要使用低極性化的非離子型抗靜電荊。塑料的玻璃化溫度(T)直接影響抗靜電分子的遷移速度,對於T低於室溫的塑料,由於其鏈段分子運動根劇烈,有利於內部抗靜電劑分子的表麵遷移,如PE,PP等塑料其抗靜電性能比較宙易維持而T高於室溫的一些塑料,如PS、PVC、ABS等.由於其分子鏈已處於凍結狀態,抗靜電劑很難遷移到表麵。
抗靜電劑與其它塑料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其抗靜電性能的發揮,如抗靜電劑與潤滑劑的同時加入。此外,塑料的結品性抗靜電劑的添加量以及許多外界因素,尤其是環境的相對溫度,對塑料的抗靜電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