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油船向岸上直徑40英尺的油罐輸送煤油時,開泵後1分鍾,油罐內引起爆炸,將罐頂炸飛。事故的原因是這條管線在輸送煤油以前,曾經輸送過汽油,因此要用水來清掃管線;同時與這個管線相連接的汽油管線有微量的汽油泄漏,致使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這樣,清掃時殘留的水分與煤油被一起送進油罐,盡管流量不是很大,但已經產生了大量的靜電。 (五)靜電逸散時間因素
危險化學品儲罐在注入危險化學品過程中,從停止注入到大液麵產生濟大靜電電位,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這個時間通常稱為延遲時間。為了可靠,當需要直接測量液位或危險化學品液溫時,應該躲過罐內靜電荷的逸散時間。罐的容量越大,靜電逸散時間越長。一般規定在3~5min以後再進行測量比較可靠。不同類物質所需要的靜止時間見表3所示。
二、靜電的危害
危險化學品在管線輸送中,雖然有靜電的產生,但由於管線中充滿危險化學品而沒有足夠的空氣,不具備爆炸著火的條件。當把帶有電荷的危險化學品裝入儲罐,則因電荷不能迅速泄掉便積聚起來,使液麵具有一個較高的電位,這時若液麵上部空間形成了爆炸混合氣體,就可能發生火災爆炸。另外,靜電放電會造成計算機、自動控製裝置等電子設備的故障和誤動作。在儲罐區,靜電所引起的電擊雖然不會致人死亡,但是往往會導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範。
三、靜電危害的消除措施
消除靜電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創造條件加速靜電泄漏或中和;二是控製工藝過程,限製靜電的產生。弟一條途徑包括兩種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劑等屬於泄漏法,運用感應靜電消除器、高壓靜電消除器、放射線靜電消除器及離子流靜電消除器等均屬於中和法。弟二條途徑就是工藝控製法,包括材料選擇、工藝設計、設備結構及操作管理等方麵所采取的措施。針對儲罐區的特點,靜電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靜電接地:接地是消除靜電災害濟簡單、濟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來消除導體上的靜電。為了防止靜電火花造成事故,應根據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範采取正確的接地措施。
(1)儲罐內的各金屬構件,尤其是金屬浮體如果接地**,容易形成孤立導體。當帶有靜電荷的危險化學品注入儲罐時,它將收集聚電荷,對地形成電位,在一定的條件下,極易發生火花放電而導致危害。例如在高電位情況下,靜電放電可以引起火花,長度可達20~30cm,5OOV靜電產生的火花可使苯蒸氣著火。某化工廠在使用管道輸送甲醇時,由於未采用金屬浮頂油罐,使液體表麵產生並聚集大量靜電,造成高壓放電引發火災。
(2)金屬取樣器及檢尺工具必須可靠接地,也是為了防止形成孤立導體。操作平台上設置的接地端子應避開氣體排放口。使用導電性繩索的取樣器的接地方式見圖3所示。在取樣器端也可使用焊接。接地線的安裝是在作業開始前進行,作業結束後方可拆除。作業過程中濟好使用具有防靜電性能的材料製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