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都會受到靜電的危害,醫療設備是集光、電於一體的高技術產品,直接用於對人體的各種參數及狀態的測試,因此對醫療設備的靜電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醫療設備的日常保養中應重視對靜電的防護
人體一般帶有100V-200V的靜電,在潮濕和下雨天,靜電約為100V;在幹燥的天氣,人體靜電隨著人體的運動,與衣物等摩擦而增加,濟高可達1000V,而許多醫療設備又避免不了與人體的頻繁接觸,因此,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要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靜電防護基礎知識的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靜電的危害,杜絕由於儀器接地**,摩擦等造成靜電過高因素的存在,同時對一些貴重醫療設備經常使用一些防靜電產品進行防護處理,使靜電的危害降到濟低。
2. 醫療設備維修時注意對靜電的防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量先進的電子元件被應用於醫療儀器中,如CMOS,CCD電路等,而這些元件對使用條件要求比較苛刻。
對容易產生靜電的儀器要采取經常性靜電檢測及防護的方法,其中主要有監護儀器,心電檢測儀器。監護儀器大多帶有顯像管電路,而顯像管的原理,結構決定其表麵將不斷的感應大量靜電荷,對於這種自產生類型的強靜電源,無論對於環境,設備及人體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監護設備在醫院所占比例極大,因此對這類設備的顯像管表麵進行靜電檢查和處理就尤為重要,其具體步驟如下:用指針式靜電表距顯像管表麵4英寸處,將儀器測試開關設在高位檔,開啟設備電源開關,使顯像管處於充電狀態,若表針指示在50V以上,說明不符合靜電要求需要進行靜電處理。如果沒有測試儀表,可用煙灰實驗來進行檢測:點燃一支香煙置顯像管10CM處,平行於顯像管方向輕彈煙灰,若彈出的煙灰吸引到顯像管表麵,說明顯像管表麵需要防靜電處理。一般情況,監護儀器顯像管每三個月就應進行一次靜電檢測處理。
由於電力線與導線存在靜電耦合電容所引起的幹擾一般采取盡量減少皮膚與電極接觸阻抗,在電路中提高共模輸入阻抗,采用右腿驅動電路減少位移電流等方法。一些皮毛,尼龍,晴綸等織品,在幹燥的情況下由於摩擦而產生靜電其數值櫷達數百伏,所以進行心電測量時應避免穿此類織物。維修奇異故障時,應將靜電作為一種故障原因考慮進去。 |